北方的纳努克原名:Nanook of the North,1922年纪录片类型片,创作于**地区,具有无对白语言版本。由罗伯特·弗拉哈迪执导,并由罗伯特·弗拉哈迪、弗朗西丝·弗拉哈迪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Allakariallak、Nyla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1922-06-11公映。
本片是享有“纪录片之父”声誉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片电影,记录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弗拉哈迪在本片中的摆拍和场景重现曾引起广泛争议,比如隐瞒纳努克平时用****的事实,刻意表现因纽特人的传统鱼叉**法;又比如为了拍摄冰屋内纳努克一家清早起身的场景,去掉一半冰屋采光等。 本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长纪录片,于*****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
《北方的纳努克》展示了生活在美国北部哈德逊湾的爱斯基摩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所表现出的刚毅、坚韧和永不妥协。从电影史的角度看,弗拉哈迪在片中大胆使用非职业演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创作,是世界纪录电影史上的首创,而且它为日后纪录电影的创作提供了长镜头摄影、**拍摄的经验。《北方的纳努克》真实地再现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被奉为人类学早期的经典之作,整部片子没有任何语言对白,采用以音乐为背景,时而穿插少量字幕的表现方式。影片充满了费拉哈迪对于自我与非我的主客体关系的人类学反思,导演运用了独特的拍摄手法巧妙地让观众察觉不到场景背后的摄像机,镜头内所要表现的物质都统一在一个时间和空间里,不是支离破碎的场景拼盘,而是展现系统清晰的艺术意境。
《北方的纳努克》的多个成功方面奠定了其重要地位被称为影视文化人类学的开山之作。导演以纳努克这一个案进行拍摄,并且用少量的文字作为解说留下了**悬念,在拍摄后首先放映给拍摄者观看,征求意见等手法的成功运用,体现了影片的个性和独特性。《北方的纳努克》在纪录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影片并不是对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现实生活的精确记录,而是合理地对现实生活场景的再创造,远远超越了20世纪20年代同期以猎奇或审视态度拍成的同类影片。
左胸上的吸盘 2019-12-14
**视角里**志的影像版,纳努克切割冰窗户那段,用了三次剪切缩短时间来表现取冰过程,目前我应该没看过比这更早的同种剪辑手法。弗拉哈迪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这一家人做冰屋、猎海象、猎海豹,恋恋不舍的海象伴侣,略带伤感的配乐,呈现时间相对完整的跟海豹角力的经过(站在海豹视角的话,这个过程不啻于残酷至极),有理由相信,弗拉哈迪在这件“向下”审视的工作里,下的还是比较彻底的,人类的探险**在本片拍竣不久后就将逝去,但这份能站在北极动物立场上的同理心,还会延续下去。爱斯基摩人的舌头很厉害了,能给孩子洗澡能润滑刀和雪橇,这帮人真是茹毛饮血来的,今日的爱斯基摩人借助更先进的工具生产生活让北极动物倒了血霉,甚至能用摄影机拍《冰原快跑人》这类长片了。当然本片的成色,并不比后来的《动物世界》之类高多少
影子 2009-12-05
据书中说片中主人公 爱斯基摩一家人因为配合导演拍摄延误了**时机 最后因此而死 不说什么了 ** 致敬!
方枪枪 2009-11-21
电视纪录片的开山之作。一直被纪录片工作者视为圭臬的该片,摆拍漏洞随处可见,那条船一下子一个接一个的出来那么多人的时候,我直接笑喷了,那一家人真有才,导演也太**了,怎么忽悠人家进去的那条小船的 啊 .
巴喆 2019-12-20
影史载首部纪录长片,距今快100年了!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对因纽特人讲解留声机的使用、浮冰捕鱼、搏杀海象,造冰屋(居然还有玻璃窗),镜头下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因纽特人的生活,他们热情、勇敢,为生存努力着。弗拉哈迪在本片中的摆拍和场景重现曾引起广泛争议,但就算是纪录片,本身也是人工**的过程——取材、剪辑、角度、篇幅,完全还原真实绝不可能。9.2
柯里昂妮 2019-09-14
奇观的一种,猎奇心理引导全片。弗拉哈迪如同格里菲斯,背负着相似的盛名与骂名,我选择前者。
灰色幽默 2017-01-21
讨论部分剧情刻意的拍摄过程是否违反纪录片准则根本毫无意义,因为纪录片就是由它定义的
每天都有坏消息 2019-01-26
短评很多人说摆拍严重,我倒没在意。完全被纳努克的日常生活所吸引啊!!真的是太神奇了!太神奇了!看的过程中生出好多的疑问,比如爱斯基摩人不会得雪盲症吗?他们是怎么应对的?爱斯基摩人不会得感冒对吧?是什么病替代了感冒?纳努克是怎么辨识方向并记住自己家的“伊**”的?(路痴一天都活不下去🙃)雪橇狗整夜都呆在狂风呼啸的野地里不怕冻死?疑问太多了……一个小孩子骑在一个身上滑雪,我也想玩,纳努克用雪块砌房子,我也想试试,他们全身穿着都是动物皮做的,我也想试试(不想)。最悲伤的是,导演说纳努克在影片播出的第二年猎鹿的途中饿死了!活活饿死了!**!爱斯基摩人的人生太严酷了,完全人类版的动物世界,一生的每一天都为食物奔波,猎不到食物就被饿死。看影片羡慕他们的我,立马打消了这个叶公好龙的念头。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8-10-24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比纳努克人家乡北方小河中的石子还要多。’
小岩菽 2009-08-25
神秘大陆的神奇种族,摩擦鼻尖是亲吻方式,冰封的海洋变成辽阔的冰原,海象是北极的**。果然哈士奇是世界上最好的狗。黑白镜头下,全景近景交替,够成足足的**张力,让观众不断地问发生了什么。从摄影师的谈话中学到的,采访不是最好的观察方式,不要告诉人们该坐还是站,一切真实地发生并记录。
火娃 2019-07-20
8/10。对弗拉迪拉的批判主要在拍摄者的越权上:开头好莱坞式的明星特写停留在纳努克脸上长达十秒,寒风中数名猎手站着用尖刀分吃海象时用客观式全景,等构图中心的猎手突然舔舐刀刃的血则用直观的特写表达拍摄者厌恶之情,当纳努克通过冰面上的呼吸孔发现海豹,费力地用鱼叉从冰窟里拖出海豹,这场战斗事关纳努克一家会不会饿死,却配上喜剧性的谐谑曲显然缺乏人文关怀,如果不是孩子与捕到的北极狐‘‘接吻’’一类控制之外的细节,纪录缺乏不确定性的魅力。但弗拉哈迪的镜头悟性很高,譬如狗群撕打一幕中,镜头左摇右摇随着狗乱作一团,天马上黑了让夜归的人心急如焚,接着晚归的五个镜头里,广袤的大地**着画面下方艰难爬动的人影,冰屋内相拥而眠的**画面和外面冻成冰雕的狗们,达到了搬演和现实环境自然融合的真实效果,这才是创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