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利比达凯的花园原名:Le Jardin de Celibidache,又名Der Garten des Sergiu Celibidache
Director Serge Ioan Celebidachi spent one year filming his 80-year-old father, Sergiu Celibidache in various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man at work conducting Mozart's Requiem, Bruckner's Symphony No. 9, and Bartok's Concert for Orchestra -- unusual because Celibidache has always refused to record his work. The conductor was also interviewed in his garden, and after a lengthy **...
Orpheus 2009-04-26
切利晚年生活。对待那些年轻指挥家实在太霸气了。
脑震荡 2013-01-09
看过这个片子后(特别是切利在磨坊指导学生)对切利有了进一步了解,尤其老爷子对布鲁克纳音乐的感悟。
冲鸭 2021-11-11
这片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今天仍然有收获,他在排练合唱的时候对女高音说:不要有攻击性,你们只要感觉自己是在祈祷就行了,把几个声部连接在一块;音乐是良知的声音。塔尔科夫斯基认为自己的电影,就是带领观众一起祈祷。
delonka 2015-08-15
在对音乐的诠释和理解上无疑是大师,但在面对某些涉及哲学的问题时回答起来言语较为表浅(无贬义),毕竟不是学哲学,无可厚非。总之受益良多,之前有些少有头绪的问题都在此部记录片中得到了启发,感谢切利!顺便分享下资源,非原载,带中文字幕,感谢原发布者!——****://***.baidu****/s/1qWxb1xy
欢度末日 2013-02-04
98年,因Sergiu Celibidache,因此片,人生第一次对“人格魅力”四字有了真切的体验
cüe 2024-05-10
鹅潜对犬津,诲授对排演。在草坪上,在池畔,有如在乐池中,在耳畔。声与乐的织体如何锦簇,拳拳不吝于一手,一攒一放之间,几乎教我看到一件红衬衫开放成茶花模样。当像每一个人先于每一天的太阳老去,在拐径上,他对自己说: - what do i do? - ****** in the water.
王黄 2022-10-28
炸裂,对节奏的解释不再是线性时间的长短,而是冲动-释放的二分轮回。这导致了一部分作品特别出色,大多强调和声细节丰富,布鲁克纳、柏辽兹、德彪西,诗情画意盎然。但是也有些作品指挥起来很雷***多有激烈紧张氛围,如肖斯塔科维奇。不管怎么样,切判断声音的标准是很清楚的,不灌唱片的标准也很清楚,觉得两声道会破坏他进行装点的复杂空间,不止是要远近,更要有一种面对自然的完整感官体验。喜欢现象学,但是只提胡塞尔,除了音乐不上价值。
Épiméthée 2013-12-08
昨天在第二届切利毕达克论坛的**上看到了这部纪录片的中文字幕版首映。切利对现象学的推崇,对**尤其是禅宗的喜爱,让他理解和处理音乐的天赋更显高卓。PS 切利获音乐学与哲学双博士学位,****标题为《**思维》。
鱼丸丸粗面面 2018-11-18
切利毕业拿的是音乐哲学双学位,并不是说拿到学位就能完全代表他成就了或悟到方法心得了,但你也好歹说说人家哪些地方怎么个浅法了,就光顾说人家是没学过哲学所以肤浅了尴尬不尴尬
Gitana 2023-04-24
错误在于将音乐变成思想的客体,越大的知识分子,越是胡说八道,音乐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早上一遍刮胡子,一边哼歌,那是音乐; 有些乐器,比如低音提琴,最后附带现象的形成需要长达一秒,如果两个音距离够大,我们能感觉到和声,如果太近,只能感觉到一点点附带现象,所以缓慢容许丰富,每个节奏点是由表达的丰富性决定而不是速度。如果节奏太慢,表达不足又会出现,它们必须连在一起,够近,创造一种统一性; 他很快找到一种本能,为他的情感矩阵准确定位,他不会被欺骗; 在那些栖于人心的纷纷扰扰之外,我必须创造和谐,那就是指挥的角色,我们都藏匿着或是积极,或是消极的力量,在做音乐方面,只有积极的力量是决定性的; 我们有一个**原则,“从现存的继续”; 我到底一直在纠正什么?那就是思考这个问题的错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