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沙漠新娘原名:Sanmao: La novia del desierto,又名San Mao: The Desert Bride
In the 70s, the Chinese writer and traveler Sanmao lived an exciting love story with the Spanish submariner José María Quero. They traveled to the Spanish Sahara where Sanmao embodied his daily experiences in the book Tales of the Sahara, a bestselling phenomenon in ****** and China. Sanmao became an icon of an independent woman and protagonist of a life with legend dyes where ...
微光 2021-03-08
就像伍尔夫一样,去一个如此遥远陌生的地方,可能只是为了逃离身边世界里的痛苦。但痛苦与欢乐是并存的,为了逃离痛苦,那些爱自己的**只能分离了。在那陌生国度里,新鲜感与孤独感是此消彼长的,不然也不会在荷西去世之后无法再居住下去。所以三毛在撒哈拉真的快乐吗?她的人生真的洒脱吗?可能也是读者所需要的三毛形象吧。她只是陈平。
内陆飞鱼 2022-06-24
如果“文艺女青年”是个褒义或中性的说法, 那么三毛无疑是华人世界第一文艺女青年,白羊座的她,敏感,多思,痴情,浪漫,热衷冒险,向往远方,痴迷爱恋,追逐自由,才华横溢,内外一体,言行一致,写作只是抒发心绪的爱好,看似随手写写却成全了她的声名和荣耀,周游世界,去热爱、去经历才是她的宿命,完全是一副浑然不羁的波西米亚血统。三毛留下来的影音资料毕竟有限,这个片子有一半以上是资料性、社会性的无关影像和林青霞主演的琼瑶电影片段,加上亲戚朋友们的讲述,不违和,蛮切合片子的气息,两个女导演的联手很有纪念意义。“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三毛也许没死,只是去了另一个她好奇和向往的国度。
焦糖爆爆D 2022-07-03
『远方是自由。』回看自己过去的那些年,才发现自己受她影响比想象中还大。那些对生活的热爱,对远方的憧憬,对行走的执着,天真,无畏,甚至写作的习惯。以及,对『家』的定义,在他者身上这一点。统统和她有关,感谢三毛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是她的文字塑造了今天的我。J2
身居地狱求杯水 2021-01-20
西班牙人拍的三毛纪录片。通过大量的旁白、采访、影像(还插了好几段动画版《三毛流浪记》)拼贴起的三毛的一生,章回体还是蛮用心。整体稍浅显,但是听到《今世》和《橄榄树》还是感慨万分。
很可能是魔鬼 2024-06-28
人们想要把她架在“永恒的遗孀”位置上,事实并非如此。
胤祥 2022-09-14
7分。有很多不错的新料甚至独家史料,不过还是有点太书迷/粉丝**。导演们下了大力气,熟读三毛作品,选择了散文电影的文体,影像资料包括结构性的立陶宛版《小王子》和《滚滚红尘》等台湾老电影,三毛的音*(主要是《回声》里的独白),文字摘录(西语版文集),动画版《三毛流浪记》以及大量相关影像资料和采访,三毛荷西两家的不少资料也是第一次看到。虽然做得太过细碎,但好处是从西班牙视角来看,不吹不黑,讲得也比较公允。有点遗憾是没讲到我最喜欢的两本书《万水千山走遍》和《闹学记》。
韩松落 2022-06-19
从大**的文化迁移、岛屿的创意人格摇篮作用、青春期癔症、经典文学作品对青少年人格的浸入、爱情文艺片的**迷狂、名利场起伏带来的创痛,乃至神秘学等等多个角度,解释三毛的人生。试图揭示她表面的**性格背后的阴郁暗线,**渴求底色上,搭建了一半的新世纪新世界女性人格。也隐约揭示出上世纪的阴郁文化是怎样成型的。角度与中国读者完全不同,剪辑非常利落,引用片段非常精准,尤其是对爱情文艺片的引入,林青霞所扮演的角色和三毛的对照,出人意料,又发人深省。
齐妙 2021-03-08
2021.3.8 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唤起我所有的记忆
阿孝咕 2022-06-19
穿插照片,日记段落,亲友访谈,回顾三毛一生的勇敢与哀愁:爱得轰轰烈烈,死得毫无尊严。寄情于沙漠的自我放逐与漂泊,是她最幸福的时光,失去挚爱之后,现**明重压之下,却一步步走向了绝望的毁灭。孤独痛苦,恐怕也只有她自己能感受。时至今日,三毛仍然受到无数读者的喜爱与追捧,大概是因为她是我们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的化身吧。
栩梓无香 2021-10-23
看到了某种深刻而生硬的质壳。全篇贯穿以《三毛流浪记》和《小王子》的思想价值认知体系,藉由亲朋故友的追述,尝试描摹出三毛许多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印象轮廓,更毫不掩饰地直面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各站生死线现场,骇人又瘆人——所有这些,或许有许多真相的部分,或许不乏深刻,但绝对不是真正的那位故去的陈家二姑娘内心深处乃至心底里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的记忆和留念。 有本书名曰“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如果当真去感同身受,那个故去的她总爱挂在嘴边提及的所有怆然苍凉的字眼词句,比如“流浪”,比如“故乡”“远方”,比如“爱恋”,都不是字面上表层的意思。即使亲历触感到世事的沧桑似薄情,她却知正是时空宇宙中这般真实呈现与无常变量相合统一的本来面目成就了这宏微观(人)事物全集根蒂的万物有情与众生有灵。